49 刺杀(上)-《三国志之刘备有子刘封》
第(2/3)页
董卓脸色一沉,不悦的道:“不必了,此事就这般定了,长安还有很多事,文优须臾离开不得。”
堂下众将面面相觑,虽然早先李先生对太师很是冷淡了一阵,太师却没有怎么怪他,为何现在李先生又回来了,太师倒像是还在生气一般。
李儒一滞,不可置信的抬起头来看着董卓,董卓却看也不看他一眼,自顾自的饮着酒。贾诩轻咳了一声,呵呵笑道:“文优,你还欠我十坛琥珀光,可别想一走了之不认账了!”
李儒幽幽一叹,向董卓拱了拱手,退了下来,怅然道:“文和恩德,儒须臾不敢忘。”
董卓脸上微微松动,却终于没有说什么。
~~~一起看文学网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粥棚排着长长的队,尽是衣衫褴褛的老人、女人和孩子,天气已凉,很多人却还衣衫单薄,瑟瑟发抖。3有人手里还有只碗拿着,有的只有一块残瓦片,还有污泥未洗,有的甚至只能捧着污黑的双手去接那些热气腾腾的粥吃。至于年少丁壮或是从匪,或是在老人女人的逼迫下辗转他乡,另谋生路。
司马朗脸上微微耸动,脸上收起了几分冷漠,抱拳一揖,认真的道:“公子宅心仁厚,竟出如此警句,可为万世戒……”
“算了吧。”刘封自嘲的笑了笑,看了司马朗一眼,摇了摇头,“司马公子若是有心,就替他们多谋些衣食吧,几颗粟,几斤木炭,或许就可以活人一命,功德无量。”
“是。”司马朗心下有些发毛,恭声应着,再没有半丝的余话。
既要用人不疑,又要疑人不用,正是刘封与司马朗的真正关系。
刘封将赈济百姓筹集粮草的事交给司马朗,就不再过问他如何处理,至于其他的行动,司马朗也识趣的,避让远离,不闻不顾。相互间的心思,彼此也都心中有数,只是不说出来罢了。刘封不好虚的,也不撕破脸皮,他确实需要司马朗的帮助。司马朗出身名门,自恃身份,对刘封肆意妄为本甚为不喜,不过相处几天下来,心中却常凛凛,办事越发的卖力,举止也越发的恭谨了起来。
“总共有多少百姓需要救济,余粮还能用多久,还有,住的地方,能解决吗?”刘封说话不快,几个问题接连抛出,语气轻缓,清晰得很。
司马朗面色沉重,望着缓缓移动的百姓,痛声道:“几年战乱下来,洛阳百姓无以为生,或是逃亡,或是饿毙,而今还留下来能到此受济的,不过十之一二,至于余粮,公子尽可放心,朗必不教他们受饿挨冻!”
刘封满意的点了点头,笑着拍了拍司马朗肩头,道:“有了伯达这一句话,我放心了。我就知道,只有有司马伯达出马,世上便再无难事矣!”他这么说,倒似着前阵那个曾在自己面前摊牌力言自己无能为力的人不是眼前的这一位一般,也浑忘了刚才自己还在生分的直接呼人为“司马公子”。
“朗但尽本份而已,不敢当公子如此夸奖!”司马朗脸色微微一僵,谦让道。
第(2/3)页